明年,当你打开计算机进入特定的一个搜索网站,键入“中国出版社”字样时,这一词条提供的目录将使你目不暇接。90年代以来,中国各界对网络日趋“钟情”,以清华大学出版社等为龙头,中国的出版界开始了自己的“网络搜索”。但1997年前的中国出版界对网络的应用仅是停留在“个别机器,个别人上网”,“用来发发电子邮件”的水平上。虽然不排除个别出版社较为深入的应用,但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然而也许正是在从这些点滴的应用中,中国出版界发现了网络的魅力所在。从1997年的下半年开始,诸多出版社开始加快了网络化的步伐。在网上,你开始发现了大大小小出版社的身影。虽然,可能仅是在“搜狐”上发布一些新书信息,但是这星星之火逐渐形成了“燎原之势”。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著名的“梁晶工作室”,几乎“天天都在上网”。他们说,“在网上能及时、迅速地发现国内外图书的最新信息,并以其它通讯方式不可比拟的速度与作者、出版商取得联系”。在复杂的版权洽谈的事情上,传真、电话几乎正被彻底淘汰,几次E-mail“几乎就可以搞定”,不但节省了大笔费用,通过这种方式确立的选题和出版的图书更是充溢着“先锋意识”。
1998年堪称是中国出版界的“网络年”。100多家出版社开始在网上发布信息,而拥有自己独立域名或主页的出版社也已有30家,各搜索网站和网上代理服务商纷纷建立图书信息推介业务、网上书店等等。在出版社内部,用E-mail功能同海外出版社联络和洽谈版权,在网上查找选题信息、了解部分图书市场情况等已成家常便饭。
在近日的调查之中,记者发现全国各地的出版社几乎同时将目光瞄准了互联网络。包括著名的人民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译文、海南出版公司、鹭江在内的各出版社纷纷表示,1999年,他们将投巨资改善硬件设备,提高人员素质或建立自己的网上主页。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已经着手对自己的网上主页进行设计,他们将利用北大方正的出版系统,同时寻找新的计算机行业的合作伙伴,力图建立一个功能全、利用率高的主页。主页将以完备的信息库和局域网为基础,尽量使读者能够在主页上了解到自己想了解的一切信息。
背靠北大的北大出版社及新组建的上海文艺出版社则准备在更新主页、增强对网络的利用上做文章。北大出版社主管网络的王先生认为自己的主页过于“简陋,不优美,不吸引人”,准备在投入10万元改造硬件设备的基础上,花费更大一些的气力和财力更新有关软件,使主页“优美而实用”。上海文艺社为更新建立自己的ISBN,也将投入几十万元,可谓“不惜巨资”了。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年就设置了自己的主页,发展到现在已经比较成熟,和清华大学出版社一起成为中国出版界网络化的先锋。现在该社上网的计算机已达150台,占到该社现有计算机的90%,他们在国际互联网上的书店、网上出版综合管理系统,都已比较完善,在他们的主页上,国内外出版社同仁可以通过E-mail与他们直接联系,作者可以通过网络传递和修改交稿。另外,完备的信息库和查询系统也使读者在这里“自由自在”地购书、查找资料。最近,他们也准备投资更换设备,以增强对自己主页上各种功能的快速支持能力。
接受调查的其他近30家出版社如外研社等也都表示要进一步加大计算机应用网络化方面的投资,以跟上图书出版网络化的潮流。
但是所有这些,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大问题。从出版社内部来讲,人员素质和资金是两个棘手的问题。“既懂出版行业流程,又精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双料人才太少,使我们做起事情来捉襟见肘,不好应付。”一位出版社的老总这样对记者说,小一点的出版社对于资金的投入也不会有大出版社那样“大方”。“我们得考虑应用了之后有没有足够的收益。”这样,许多实力不够强大的出版社只能犹豫不前。
从全国范围来看,出版界缺少网络方面的统一协调、服务和组织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刘小姐告诉记者,他们想寻求主页设计合作者,但是苦于找不到价位合适的制作商,他们很希望教育部或新闻出版署能够设立一个全国性的网络机构站点,他们就将主页交给他们制作并显于该站点上。如果所有出版社都能在一个网站设置主页,那查询信息会非常方便,一些问题,如选题撞车等会自然地解决了。在著名的“搜狐”搜查网站上“出版”一类中,我们可以找到大约50多家出版社的简介、20多个出版社的网址以及全球40家网上书店。另外,这里还有类似“中国网络新闻与出版中心”、“中国出版物之窗”等类似的网页。这一些虽初步具有“网络出版资料库”的形式,但是信息仍然不够系统,并且只有少数主页有关键字查询系统,不能完全满足出版发行界和读者的查询需求。
另外,当出版社主页功能增强后,必然又牵扯到和其他领域的合作问题。例如,网上购物的资金汇兑,图书的发送运输等。“我们这里现在只是一个中转站,许多读者打来电话或发E-mail要求购书。我们只能再让他们找邮购部。因为多方的协调不够,网上购书还不是很可行。”北大出版社的王先生说。据悉,网上购书仍然离不开原来的邮寄的方式,要想真正达到电子商务的水平,还需要全国有关领域的统一协调。
最后,主页信息量小,不能充分发挥网上优势和潜力;不及时,形式缺乏吸引力也是出版社网络化过程中的一个通病。这个问题的解决是提高网络应用水平的一个关键。
最近,电子工业出版社已准备将他们的成果和经验推广给兄弟单位。网络刚刚开始介入中国出版界,在大家没有太多经验的情况下,电子工业出版社带了一个好头。
随着网络化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出版社逐渐意识到了网络更深一步的功能,在网上征稿,办网上论坛和在线图书馆,甚至经营广告业务等。可以预想,中国出版界将会成功地衍生出自己的“神经网”,出版界和发行界的朋友就可以经常地“网”上一游了。